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0篇
  免费   2146篇
  国内免费   1405篇
测绘学   574篇
大气科学   238篇
地球物理   3957篇
地质学   4760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766篇
自然地理   3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5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551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29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122.
辽东湾北部地区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辽东湾北部地区右行走滑构造特征较为典型,主要表现为:沿走滑断裂带发育雁行式伸展断裂;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走滑断裂沿走向呈“S”型或反“S”型波状弯曲;沿走滑断裂带断槽与断鼻构造相间分布。分析认为,渐新世晚期,辽东湾北部地区南北向拉张、东西向挤压的区域应力场控制了右行走滑构造的形成,断槽与断鼻构造相间分布是由于沿走滑断裂带局部应力场性质发生改变所致。右行走滑断裂的“S”型弯曲部位为增压弯部位,走滑断裂两侧断块在此汇聚,地层因应力集中而形成断鼻构造;右行走滑断裂的反“S”型弯曲部位为释拉张部位,走滑断裂两侧断块在此离散,地层因拉张而发生断陷形成断槽。受走滑构造所控制,油气沿走滑断层自断槽向断鼻方向运移、聚集而成藏。研究走滑构造发育特征,对于预测圈闭分布以和研究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3.
Spectral simulation has gained application in building geologic models due to the advantage of better honoring the spatial continuity of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reservoir porosity and shale volume. Distinct from sequential simulation methods, spectral simulation is a global algorithm in the sense that a global density spectrum is calculated once and the 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is performed on the Fourier coefficient also only once to generate a simulation realization. The generated realizations honor the spatial continuity structure globally over the whole field instead of only within a search neighborhood, as with sequential simulation algorithms. However, the disadvantage of global spectral simulation is that it traditionally cannot account for the local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local continuity trends, which are often observed in reservoirs and hence are important to be accounted for in geologic models. This disadvantage has limited wider application of spectral simulation in building geologic model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ways of conditioning geologic models to the relevant local information. To account for the local continuity trends, we first scale different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original model with local-amplitude spectrum ratios that are specific to the local trend. The sum of these scaled frequency components renders a new model that displays the desired local continuity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his new method are discussed and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24.
常见的几种地震子波有:零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最大相位子波和混合相位子波。以不同类型的信号为激发子波,对不同地层模型合成地震道。仅用原始合成地震道记录的振幅谱来恢复原始记录,讨论不同方法下,由于激发子波的不同,对比分析原始记录与恢复记录的差异,及其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5.
基于广义Hough变换的不规则形状目标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Hough变换的不规则形状目标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目标参数描述和目标提取两部分。实验表明,该方法精度好、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6.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SAR图像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文中首先介绍了SAR图像斑点噪声模型以及几种常用的SAR斑点噪声抑制方法;然后对小波变换斑点噪声滤波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滤波方法.实验比较表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抑制SAR斑点噪声效果明显,较小波变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7.
地震波混合阶褶积算法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正反傅立叶变换,提出了地震波模拟的混合阶褶积算法。该方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结合了有限差分与伪谱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适用于地震波场的正演计算,同时还给出了二维地震波场的理论计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此算法模拟结果正确、精度高、速度快、能适应较为复杂地质模型,并且易于推广到各向异性介质中去。  相似文献   
128.
CCSD主孔100~2950m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倾角明显较片麻岩类岩石叶理倾角陡,前者总体倾角55°左右,后者28°左右,局部可见片麻岩类叶理切割榴辉岩类叶理,因此两者叶理可能形成于不同时期;两类岩石之间现部分为韧性剪切带接触关系,韧性剪切带形成于苏鲁地体折返主期自SEE向NWW的韧性剪切作用。榴辉岩、退变榴辉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有一定控制作用,而片麻岩类岩石叶理产状对发育于该类岩石内的微断层产状控制作用相对较弱。孔区脆性变形主要反映白垩纪以来SEE-NWW向伸展构造应力场的变形特征,主孔100~1620m倾伏向以SEE向占绝对优势的微正滑断层擦痕即为该期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9.
青藏高原中部的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1933~2003年间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发生的745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了高原地壳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大量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000m以上的地区,其中许多地震是纯正断层型地震。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该区正断层型地震的断层走向多为南北方向,断层位错矢量的水平分量均位于近东西方向,这表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存在着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地震震源应力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原中部高海拔地区,E-W向或WNW-ESE向的水平扩张作用控制着该区的地壳应力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近东西方向的扩张构造运动是该区引张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其动力学原因可能与持续隆升的高原自重增大引起的重力崩塌及其周边区域构造应力状况有关。而青藏高原周缘地区,除了东部边缘外,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前沿以及青藏高原的北部、西部边缘所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是逆断层型或走滑逆断层型地震。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北东或者北北东方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为优势应力场。在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主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位于NE-SW方向,形成了一个广域的NE-SW方向的挤压应力场。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应力场特征表明,印度板块的北上运动以及它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所形成的挤压应力场是高原强烈隆起的直接原因。在青藏高原中南部形成了近东西向引张应力场为主的区域,并以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部分释放其应力积累。研究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引张应力场和近东西向扩张构造运动的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与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山东省临邑县临盘镇地裂冒喷水油灾害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临邑县临盘镇西十二里村发生地裂冒喷水油灾害:对此次灾害研究认为,灾害发生前地应力已有明显改变,这种改变应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油田开发难以直接引发断层的活动。因此,地裂冒喷水、油灾害是因活动性断昙——临邑断层在局部薄弱部位活动而引起的,断层活动使地下流体顺断层涌出地表,是自然地质灾害。灾害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面不均衡沉降耦合使得地下应力布不均习,导致在断层的薄弱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并引发灾害发生。灾害发生已使得地下不均衡应力得以释放,近期内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